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闸阀是一种依靠阀芯(闸板)沿阀座密封面作直线升降运动,以实现阀门开启、关闭或调节功能的阀门,其核心是通过改变闸板与阀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控制流体通道的通断与流通面积。以下从核心结构、工作过程、密封原理三个维度,详细解析闸阀的工作原理:
一、闸阀的核心结构(原理实现基础)
闸阀的工作依赖于关键部件的协同作用,各核心结构的功能直接决定其工作方式,主要包括:
⑴闸板:阀门的核心启闭元件,通常为矩形或楔形(高压场景常用),可分为刚性闸板(适用于中低压)和弹性闸板(高压场景中通过微量形变提升密封性)。闸板的升降直接控制流体通道的开合。
⑵阀座:固定在阀体内部,与闸板密封面贴合,形成密封副。阀座材质需与流体特性匹配(如耐腐蚀、耐高温),确保关闭时阻断流体泄漏。
⑶阀杆:连接闸板与外部操作机构(手轮、电机等),将操作力传递给闸板,实现直线升降。根据密封方式,阀杆可分为 “明杆"(阀杆部分外露,便于观察闸板位置)和 “暗杆"(阀杆隐藏在阀体内,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
⑷阀体:作为阀门的外壳,内部形成流体通道,同时支撑阀座、阀杆等部件,需承受系统压力,材质通常为铸铁、铸钢、不锈钢等。
⑸操作机构:驱动阀杆运动的部件,常见的有手动机构(手轮,通过螺纹传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阀杆的直线运动)、电动机构(电机 + 减速箱,实现自动化控制)、气动机构(气缸驱动,适用于快速启闭场景)。
二、闸阀的核心工作过程(以手动明杆闸阀为例)
闸阀的工作可分为 “开启"“关闭" 两个核心阶段,通过操作机构驱动闸板直线运动,改变流体通道状态:
1. 开启过程:导通流体通道
⑴操作触发:顺时针旋转手轮(或启动电动 / 气动机构),手轮通过螺纹与阀杆啮合,将旋转运动转化为阀杆的向上直线运动(明杆闸阀可直接观察到阀杆上升)。
⑵闸板升降:阀杆顶端与闸板连接(通常为刚性连接或弹性连接),阀杆上升时带动闸板同步向上移动,逐渐脱离与阀座的密封贴合。
⑶通道导通:随着闸板持续上升,闸板与阀座之间形成环形流通间隙,且间隙逐渐扩大,流体从阀体进口端流入,经间隙从出口端流出,阀门进入 “开启状态"。注:闸阀不宜部分开启(节流调节),因部分开启时闸板与阀座密封面易受高速流体冲刷,导致密封失效;且闸板受力不均,可能产生振动或损坏。
2. 关闭过程:阻断流体通道
⑴操作触发:逆时针旋转手轮(或反向驱动电动 / 气动机构),阀杆在螺纹传动作用下向下直线运动,带动闸板同步下降。
⑵密封贴合:闸板下降过程中,其密封面逐渐靠近阀座密封面,最终与阀座紧密贴合,挤压形成密封副(弹性闸板会因挤压产生微量形变,填补微小缝隙,提升密封效果)。
⑶通道阻断:当闸板与阀座贴合后,流体通道被阻断,流体无法通过阀门,阀门进入 “关闭状态"。此时需控制关闭力度(手动操作时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密封面过度挤压变形,影响使用寿命。
三、闸阀的密封原理(关键性能保障)
闸阀的密封效果是其核心性能指标,主要通过 “接触密封" 实现,分为 “静密封" 和 “动密封" 两类:
1.静密封:针对阀体与阀盖、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部位,通常采用垫片(如橡胶垫、金属垫片)或密封圈,通过螺栓紧固使密封件产生形变,填充连接间隙,防止流体从静连接部位泄漏。
2.动密封:针对阀杆与阀盖的滑动部位(阀杆需升降,存在相对运动),通常采用填料密封(如石墨填料、PTFE 填料),将填料压紧在填料函内,填料与阀杆表面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环,阻止流体沿阀杆与阀盖的间隙泄漏。
3.核心密封副(闸板与阀座):关闭时,闸板与阀座的密封面通过机械压力紧密贴合,利用两者的高精度加工(如镜面抛光)和材质特性(如耐磨、耐腐蚀),阻断流体在密封面之间的渗透,实现 “零泄漏" 或低泄漏(不同压力等级泄漏量要求不同,如高压闸阀需满足极低泄漏率)。
四、补充:闸阀工作原理的典型特点
基于上述工作原理,闸阀具备以下显著特点,也决定了其适用场景:
1.流阻小:开启后闸板脱离流体通道,流道呈直线型,无明显阻挡,流体阻力远低于截止阀。
2.密封可靠:闸板与阀座的大面积接触密封,配合弹性闸板的形变补偿,在中高压场景下密封性能优异。
3.启闭速度慢:闸板需完成全行程升降(从关闭到开启需旋转多圈手轮),启闭时间长,不适用于需快速切断的场景(如紧急切断阀常用球阀、蝶阀)。
综上,闸阀的工作原理本质是 “通过直线运动的闸板,控制密封副的开合,实现流体通道的通断",其结构设计和密封方式均围绕 “低流阻、高密封" 的核心需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给排水等需稳定切断流体的中高压管道系统。
杭州域势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工业及科研客户提供流量、压力、真空检测及控制相关的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代理经销美国ALICAT、瑞士Vogtlin、美国MKS、日本EBARA等品牌,结合代理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流量及压力监控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客户的研发及生产效率、改进客户制造工艺、推动客户科研及创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