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分子筛吸附泵的工作原理

分子筛吸附泵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9-29点击次数:76

一、核心组件与基础特性

分子筛吸附泵是利用分子筛的高效吸附性能实现气体抽除的真空获得设备,其核心部件为吸附剂(分子筛) 密封腔体,辅助组件包括加热装置(再生用)、温度控制系统等。

 

分子筛是一类具有规则微孔结构的硅铝酸盐晶体,孔径大小均一(通常在 0.3~1.0nm 之间),可通过 筛分效应" 选择性吸附直径小于孔径的气体分子,同时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可达 800~1200m²/g)赋予了很强的吸附容量。

 

二、工作原理核心:物理吸附与真空获得过程

分子筛吸附泵的工作本质是利用分子筛在低温或常温下对气体的物理吸附作用,降低密封系统内的气体分子浓度,从而获得真空,具体流程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1. 吸附准备:分子筛活化(再生)

新分子筛或吸附饱和后的分子筛需先 活化"—— 通过加热(通常 200~350℃)并配合真空泵抽真空,将分子筛孔隙中此前吸附的水分、空气等杂质脱附排出。活化后的分子筛处于 高活性" 状态,孔隙空置,为吸附新气体做好准备。

 

2. 核心吸附:气体分子的捕获与固定

当活化后的分子筛置于待抽真空的系统中时,会通过两种机制吸附气体分子:

范德华力吸附(物理吸附):分子筛表面的分子与气体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引力,气体分子被 捕获" 并附着在孔隙内壁,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层;

 

筛分效应选择性吸附:仅直径小于分子筛孔径的气体分子(如 H₂OCO₂N₂O₂等)可进入孔隙内部被深度吸附,而直径较大的分子则被排除,实现选择性抽除。

 

随着吸附持续进行,系统内的气体分子不断被分子筛 锁定",气体压力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目标真空度(通常可达 10⁻¹~10⁻³Pa,配合其他真空泵可实现更高真空)。

 

3. 吸附饱和与再生循环

当分子筛的孔隙被气体分子填满(吸附饱和)后,吸附能力急剧下降,需再次启动活化流程:加热使吸附的气体分子获得能量脱离孔隙,再通过辅助真空泵将脱附的气体抽出,分子筛恢复活性,可重新投入吸附工作。因此,分子筛吸附泵的工作具有 吸附 再生" 的循环特性。

 

三、影响吸附效率的关键因素

1.分子筛类型:不同孔径的分子筛适配不同气体(如 3A 分子筛优先吸附水分,5A 分子筛可吸附 CO₂N₂等),需根据目标气体选择。

2.温度:低温可增强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分子运动减缓,更易被捕获),因此部分吸附泵会搭配制冷系统提升效率。

3.活化程度:再生时加热温度不足或抽真空不足,会残留杂质气体,降低后续吸附容量。

4.气体浓度:低浓度气体环境下,吸附速率较慢,通常需与其他真空泵(如机械泵)配合使用,先将压力降至一定范围再启动吸附。

 

四、典型应用场景

由于分子筛吸附泵具有无油污染(吸附过程不产生油蒸气)、静音、结构简单等优势,广泛应用于:

电子工业:半导体芯片制造中的真空镀膜、离子注入等环节;

实验室:真空干燥、气体纯化、质谱分析等设备;

制冷行业:低温制冷系统中的水分、杂质气体去除。


杭州域势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工业及科研客户提供流量、压力、真空检测及控制相关的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代理经销美国ALICAT、瑞士Vogtlin、美国MKS、日本EBARA等品牌,结合代理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流量及压力监控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客户的研发及生产效率、改进客户制造工艺、推动客户科研及创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