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气动阀的工作原理

气动阀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11-03点击次数:48

气动阀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执行元件,凭借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优势,在石油、化工、水处理、电力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围绕 气压驱动 - 机械传动 - 介质控制" 的核心逻辑展开,通过精准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向,实现阀门的开关或开度调节,最终控制管道内流体(液体、气体、蒸汽等)的通断、流量或压力。

 

一、气动阀的核心构成:理解原理的基础

要掌握气动阀的工作原理,首先需明确其核心组成部件,各部件的协同作用是实现功能的关键。典型气动阀主要包括以下 5 部分:

 

1.执行机构:气动阀的 动力心脏",负责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动能(直线或旋转运动),驱动阀门阀芯动作。最常见的是薄膜式执行机构(适用于中小型阀门,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活塞式执行机构(适用于大口径、高压差阀门,输出推力大)。

 

2.阀体:流体控制的 通道主体",内部包含阀芯、阀座、流道等结构,是流体流过的核心区域。阀体材质需根据介质特性(腐蚀性、温度、压力)选择,如不锈钢、铸铁、 Hastelloy 合金等。

 

3.阀芯与阀座:阀门的 控制核心",通过阀芯与阀座的相对运动(贴合 / 分离、位移)改变流道截面积,实现流体的通断或流量调节。常见阀芯类型有直行程(如柱塞式、套筒式)和角行程(如蝶板、球阀),分别对应不同的执行机构运动方式。

 

4.定位器(调节型气动阀常备):相当于气动阀的 大脑",接收来自控制系统的电信号(如 4-20mA),将其转化为气压信号,精准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幅度,确保阀芯开度与控制信号一致,实现高精度调节。

 

5.辅助部件:包括过滤器(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杂质、水分,保护执行机构)、减压阀(稳定进气压力,避免压力波动影响阀门动作)、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的通断,实现阀门的快速开关)、限位开关(反馈阀门 / " 状态,用于安全连锁)。

 

二、气动阀的核心工作逻辑:按功能类型拆解

根据控制需求,气动阀主要分为 开关型"(仅实现 全关 / 全开")和 调节型"(可精准控制开度,调节流量),两者工作原理略有差异,但核心都是 气压驱动机械动作"

 

(一)开关型气动阀:简单直接的通断控制

开关型气动阀无需精准调节开度,仅需在控制系统指令下完成 " " 的动作,常见于管道流体的切断、通断场景(如储罐进料阀、排水阀)。其工作过程可分为 单作用" 双作用" 两种模式,核心区别在于执行机构是否需要 复位弹簧"

 

1. 单作用气动阀(弹簧复位型):一端进气,弹簧复位

结构特点:执行机构仅一侧有气室,另一侧装有复位弹簧;当气室无气压时,弹簧推动阀芯回到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可设为 " ",即 常闭型" 常开型")。

 

工作过程(以 常闭型" 为例):

l当控制系统发出 开阀" 指令时,电磁阀通电,压缩空气经过滤器、减压阀后进入执行机构的气室,气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推动活塞(或薄膜)带动阀芯向上运动,阀芯与阀座分离,阀门打开,流体通过;

l当控制系统发出 关阀" 指令时,电磁阀断电,气室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电磁阀排气口排出,气压消失,复位弹簧恢复形变,推动活塞(或薄膜)带动阀芯向下运动,阀芯与阀座紧密贴合,阀门关闭,流体切断。

 

优势:断电 / 断气时可自动复位,安全性高(如介质泄漏时可自动关阀),适用于有安全连锁需求的场景。

 

2. 双作用气动阀:两端进气,双向驱动

结构特点:执行机构有两个独立气室(上、下气室),无复位弹簧;阀芯的 " " 均需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气压方向不同,动作方向不同。

 

工作过程:

l当控制系统发出 开阀" 指令时,电磁阀切换气路,压缩空气进入执行机构的 开阀气室"(如下气室),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带动阀芯打开阀门;同时,关阀气室"(如上气室)的空气通过电磁阀排气口排出;

l当控制系统发出 关阀" 指令时,电磁阀再次切换气路,压缩空气进入 关阀气室",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阀芯关闭阀门;同时,开阀气室" 的空气排出;

l若断气或断电,阀门会停留在当前位置(无复位功能),需额外配置应急装置(如手动操作杆)实现紧急动作。

 

优势:输出推力大(两端气压均可利用),动作速度快,适用于大口径、高压管道的开关控制。

 

(二)调节型气动阀:高精度的开度控制

调节型气动阀需根据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如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精准调节阀芯开度(如 10%50%80%),从而控制流体的流量、压力或液位,常见于需要稳定工艺参数的场景(如反应釜温度控制、管道流量调节)。其工作过程的核心是 定位器的精准控制"

 

工作过程(以电 - 气定位器为例):

1.信号接收与转换:控制系统(如 PLCDCS)根据工艺需求,输出 4-20mA 的电信号(信号大小对应目标开度,如 4mA 对应全关,20mA 对应全开),定位器接收该信号后,通过内部的电子元件(如电路板、喷嘴 - 挡板机构)将电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气压信号(通常为 0.02-0.1MPa)。

 

2.气压驱动执行机构:定位器输出的气压信号进入执行机构的气室,推动活塞(或薄膜)带动阀芯做直线(或旋转)运动,阀芯开始向目标开度移动。

 

3.开度反馈与修正:执行机构上装有 反馈杆"(或位置传感器),可实时检测阀芯的实际开度,并将开度信号反馈给定位器;定位器对比 目标开度信号" 实际开度反馈信号",若存在偏差(如目标 50%,实际 40%),则自动调整输出气压,推动阀芯继续运动,直至实际开度与目标开度一致,实现 闭环控制"


4.稳定运行:当工艺参数(如流量)发生波动时,传感器检测到变化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调整输出电信号,定位器再次重复上述过程,调节阀芯开度,将流量稳定在设定值,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三、关键影响因素与常见问题

气动阀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维护:

1.压缩空气质量:若空气中含有水分、油污、杂质,会堵塞执行机构气路、腐蚀阀芯,导致阀门动作卡顿或泄漏。因此必须配置过滤器、干燥器,定期排水排污。

2.气源压力稳定性:气源压力波动会导致执行机构推力不稳定,影响阀门开度精度(调节型)或开关速度(开关型),需通过减压阀将压力稳定在设计范围(通常 0.4-0.6MPa)。

 

3.阀芯与阀座的密封性:阀芯与阀座的磨损、变形会导致介质泄漏,影响控制效果,需选择耐磨、耐腐蚀的材质(如硬质合金、PTFE 涂层),定期检查密封面状况。

 

4.定位器校准:调节型气动阀的定位器若校准不准确,会导致开度偏差,需定期(如每半年)根据标准信号(4-20mA)校准定位器,确保信号与开度的线性对应。

 

四、总结

气动阀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执行机构将气压能转化为机械动能,驱动阀芯与阀座相对运动,实现对流体的通断或开度调节"。开关型依靠电磁阀控制气路通断,实现简单开关;调节型通过定位器实现 信号 - 气压 - 开度" 的闭环控制,确保高精度调节。理解其结构、工作模式及影响因素,是正确选型、安装和维护气动阀的关键,也是保障工业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杭州域势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工业及科研客户提供流量、压力、真空检测及控制相关的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代理经销美国ALICAT、瑞士Vogtlin、美国MKS、日本EBARA等品牌,结合代理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流量及压力监控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客户的研发及生产效率、改进客户制造工艺、推动客户科研及创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