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隔离阀并非单一类型阀门,而是一类用于切断流体通路、实现系统或设备隔离的阀门总称,其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阀门内部的密封结构(如阀瓣、闸板等)与阀座紧密贴合,阻断流体流动。
隔离阀的核心功能是 “绝对隔离",而非调节流量,因此对密封性能要求非常高。其工作原理需结合常见类型的结构特点来理解,整体可分为核心共性原理、主流类型工作逻辑、关键设计要求三个维度。
一、核心共性原理:所有隔离阀的通用逻辑
无论隔离阀的具体结构如何,其实现隔离的基本原理一致,均围绕 “密封阻断" 展开,主要包含两个关键环节。
1.密封副贴合:隔离阀内部均设有一对核心密封部件(称为 “密封副"),通常由活动件(如阀瓣、闸板)和固定件(如阀座)组成。当阀门关闭时,活动件在驱动力作用下向固定件移动,直至两者紧密贴合,形成物理屏障。
2.流体通路截断:密封副贴合后,阻断阀体内部的流道,使流体无法从进口侧流向出口侧。部分隔离阀还会通过 “强制密封" 设计(如截止阀的阀瓣挤压阀座)或 “弹性密封"(如球阀的橡胶密封圈)进一步提升密封性,确保无泄漏。
二、主流隔离阀类型的具体工作逻辑
隔离阀包含多种类型,不同类型通过不同结构实现隔离,常见类型的工作原理存在差异。
1.闸阀(Gate Valve)
⑴结构核心:垂直升降的闸板与阀体底部的阀座。
⑵工作过程:当驱动装置(手轮、电动执行器)带动阀杆旋转时,阀杆通过螺纹传动带动闸板垂直升降。闸板上升时,流道打开;闸板下降并与阀座贴合时,流道被截断,实现隔离。
⑶特点:流道通畅、阻力小,适合大口径管道,但关闭时需闸板到位,不适用于频繁开关。
2.球阀(Ball Valve)
⑴结构核心:带圆形通孔的球体(阀芯)与两侧的阀座。
⑵工作过程:球体绕自身轴线旋转(通常旋转 90°),当球体上的通孔与阀体流道对齐时,流体通过;当球体旋转至通孔与流道垂直时,球体表面与两侧阀座紧密贴合,阻断流体,实现隔离。
⑶特点:开关速度快、密封性能优异,适合高压、腐蚀性介质,且可频繁操作。
3.截止阀(Globe Valve)
⑴结构核心:上下移动的阀瓣与阀体底部的阀座。
⑵工作过程:阀杆带动阀瓣垂直升降,阀瓣远离阀座时流道打开;阀瓣下降并压紧阀座时,形成强制密封,截断流体。
⑶特点:密封可靠,但流道呈 “Z" 型,流体阻力较大,更适合中小口径管道的隔离。
4.蝶阀(Butterfly Valve)
⑴结构核心:绕中心轴旋转的蝶板与阀体密封圈。
⑵工作过程:蝶板旋转至与流道垂直时,边缘与阀体密封圈紧密贴合,阻断流体;旋转至平行时,流道打开。
⑶特点:结构紧凑、重量轻,适合大口径低压场景,但密封性能略逊于球阀和闸阀。
三、确保隔离效果的关键设计要求
为实现 “无泄漏隔离",隔离阀在设计和使用上需满足以下要求,这也是其工作原理的重要补充。
1.高强度密封副:密封副材质需匹配输送介质(如高温介质用金属密封,低温或腐蚀性介质用聚四氟乙烯、橡胶等弹性密封),且接触面需精密加工,确保贴合时无间隙。
2.足够的关闭力矩:驱动装置需提供足够的力矩,使活动密封件(如闸板、阀瓣)能压紧固定密封件,形成可靠密封,尤其在高压场景下,需克服流体压力对密封副的冲击。
3.防泄漏结构:除核心密封副外,阀杆与阀体的连接处需设置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防止流体从阀杆间隙泄漏,确保整体隔离效果
杭州域势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工业及科研客户提供流量、压力、真空检测及控制相关的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代理经销美国ALICAT、瑞士Vogtlin、美国MKS、日本EBARA等品牌,结合代理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流量及压力监控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客户的研发及生产效率、改进客户制造工艺、推动客户科研及创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