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9-08点击次数:240

罗茨真空泵是一种无内压缩的容积式真空泵,其工作原理基于两个同步反向旋转的 “8" 字形转子(又称罗茨转子)在泵腔内的啮合运动,通过周期性改变泵腔容积实现气体的输送,具体过程如下:

 

核心结构

l泵腔:一个密封的圆柱形腔体,为气体输送提供空间。

l两个转子:形状为对称的 “8" 字形,材质通常为铸铁或钢,平行安装在泵腔内,转子之间、转子与泵腔内壁之间保持微小间隙(通常 0.1~0.8mm),无直接接触。

l同步齿轮:安装在转子轴端,确保两个转子以相同转速反向旋转,始终保持精确的啮合间隙,避免碰撞。

 

工作过程

1.吸气阶段
当两个转子在电机驱动下同步反向旋转时,转子与泵腔内壁之间形成封闭的 工作腔"。假设转子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左侧转子与泵腔形成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内部气压低于进气口侧压力,被抽容器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该工作腔,直至工作腔与进气口脱离,吸气过程结束。

 

 

2.输送阶段
转子继续旋转,吸入气体的工作腔随转子转动向排气口方向移动(此时工作腔容积基本不变,无压缩)。由于转子之间及转子与泵腔的紧密配合,气体被 裹挟" 在工作腔内,无法回流至进气侧。

 

 

3.排气阶段
当工作腔旋转至与排气口连通时,排气口侧的高压气体(或大气压)会与工作腔内的低压气体产生压力差,导致气体被挤压排出泵外。同时,转子继续转动,工作腔与排气口脱离,完成一次排气,随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循环往复

两个转子持续旋转,不断重复 吸气 输送 排气" 的循环,通过工作腔的连续形成与移动,将气体从进气口侧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排气口侧,从而降低被抽容器内的压力,实现抽真空。

 

关键特点

l无内压缩:气体在输送过程中容积不变,仅在排气口处因与高压区连通而被排出,因此需要前级泵(如旋片泵、滑阀泵)配合,不能单独启动(否则排气口高压气体可能反向冲击转子)。

l高抽速:转子转速高(通常 1000~3000r/min),抽气速率大,适合大流量真空系统。

l真空度:单级罗茨泵极限真空度较低(通常 1~10Pa),但与前级泵组成机组后,可达到 10⁻³~10⁻⁴Pa

l适应性:可抽除干燥气体、含少量粉尘或可凝性气体(需配辅助装置),但不能抽黏性气体。

 

罗茨真空泵因抽速大、结构紧凑,广泛应用于真空冶炼、镀膜、化工、食品包装等领域,常作为中高真空系统的主泵,配合前级泵使用。


杭州域势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工业及科研客户提供流量、压力、真空检测及控制相关的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代理经销美国ALICAT、瑞士Vogtlin、美国MKS、日本EBARA等品牌,结合代理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流量及压力监控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客户的研发及生产效率、改进客户制造工艺、推动客户科研及创新进度。